中新网3月12日电 靖国神社的是是非非,不仅困扰中日、日韩外交多年,它那“一意孤行”的历史观更如蚕丝般纠缠着旅日中国导演李缨。为掀开日本二战军魂的神秘面纱,他从1997年开始记录靖国神社,用十年时间拍摄的纪录片《靖国》终于出炉了。但影片完成后,却又被日本右翼贴上了“反日”标签,让他陷入没完没了的纠纷。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3月11日,李缨在东京接受采访时说:“我用了十年时间拍摄,制作和思考靖国神社问题。每天,都抱着要给日本人治疗战争后遗症的心情继续制作,我希望日本人能看清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异样空间,理清历史问题。我经常去靖国神社里,将它的真面貌记录下来。呆在那里,我不好受。现在,我实在怕,再这么与他们(保守派)纠缠下去,日本人的病还未治好,我倒变成了病夫!
旅居日本以前,李缨曾在中央电视台任职。19年前,单身匹马到日本闯天下,那时的他与靖国神社一点瓜葛也没有。1993年,他设立电影公司,办公室就在靖国神社附近,使得他可近距离看到神社里的形形色色。
李缨说:“神社里有很大的园子,平时吃过中饭,我和同事们就经常到那里去散步。春天时,也喜欢到那里去看;!呵锛赖烊兆邮保笨吹揭恍┐┚亩游槌鋈,倒有点好奇。后来,协助中国的一电视台制作南京大屠杀日文版本,需要去听取日本学者的意见。那时,才渐渐发现中日之间的历史隔阂是那么深……”
为找出日本与中国的历史差异源头,李缨开始参加日本各种观点不同的历史研讨会。他说:“日本有一批良心派学者,努力反省侵略历史,但可惜的是他们召开会议的场面都很小。相反的,与中国唱反调的右翼,在鼓吹没有南京大屠杀这回事时的场面很大,个个都是西装笔挺出席大会,而且还在演讲中歌颂靖国神社内的英灵。”
那次研讨会后,他把视线集中在研究靖国神社。结果,发现二战期间,神社里养了一批刀匠,专门磨造“靖国刀”。于是,便赶紧追访一名90岁高龄靖国刀匠,让他去思索靖国神社问题。
李缨说:“一些日本的保守派评论说,我的作品不够客观。我反驳他们,怎么可能客观?我是一个中国人,中国人看的,感受到的,怎么可能和日本人一样?另外,保守派还说影片反日色彩浓,我也不服。‘反日’这个标签,怎么能轻易就套在人头上,记得在战前,日军不也是在抗日、反日口号中开战,进行虐杀。了解这部影片苦心的日本人,是不会有这种想法的!
《靖国》纪录片去年底杀青后,先后在釜山国际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节上映,深受好评。但最希望日本能正视靖国神社问题的李缨,目前最为烦恼的是一些保守派总是千方百计要阻止电影上映。
在一记者会上,他回答:“我不反日,这是我给日本的一封情书。我的电影其实只完成了一半,因为里面都是我的问号,没有答案。电影的另一半,该是由日本自己来回答。”(符;郏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