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1月27日电 近期,有关旅日华人“小偷小摸”财物而遭遇“法律门”的事件频频发生。从10月31日在日本横浜市鹤见区药店因盗窃一把牙刷被警方抓捕的一位华人女性,到11月14日两位华人女性到神奈川县镰仓市农户菜田中偷盗31个生菜和两把春菊后的被捕,再到11月16日发生在日本三重县桑名市某中国女实习生因在商店内盗窃夹克、毛衣、裤子等物被保安人员擒获后交给警方,这一系列“不光彩事件”集中发生在半个多月内,让人不得不进行深思考量。《日本新华侨报》11月17日刊文分析了“小偷小摸”背后的三种错误心理。
文章说,表面看来,这些“小偷小摸”的物质对象都是一些生活用品,让人很容易联想到全球金融;绫┩寤魅毡旧缁,让在日本社会的华人感到生活日益艰难,因此有了这样“不光彩的行为”。但是,如果把问题的视点锁定于此,显然是偏颇乃至不公正的,也是广大旅日华人不能够接受的。
首先,应该指出,在一些华人身上存在着错误的“打擦边球心理”。显而易见,上述几位华人犯的都不是什么十恶不赦的大罪,甚至可以说是“罪不至囚”。她们只是在经济拮据的境况下顺手“!币话驯阋说难浪ⅲ谔炱ダ涞氖苯谒呈帧澳谩奔讣鄣囊路,在家中缺菜的时候顺手“抱”几十个不值什么钱的生菜等。在她们的思维意识中,这些“小动作”根本算不上“违法”的范畴,最多也只是有点“违规”,是在“打擦边球”。她们万万没有想到,只要存在偷窃行为,哪怕偷窃价值不到一块日元,也足以构成违反法律,因为偷东西的行为与所偷东西的价值并无关联。
其次,还应该指出,一些华人在出国以后,因为“境迁心理”的作用,法律意识非但没有增强,反而是淡薄起来。他们在国内的时候,自我感到需要“面子”,担心做了违法的事情以后可能会受到同事、邻居、亲属的“冷眼”,就懂得自己约束自己。现在,到了异国他乡,周围不再有熟悉的人际关系,不再有什么制约,便对自己的物欲放纵起来,结果导致上述违法行为的发生。
再次,继续应该指出的是,一些华人违法者身上存在的侥幸心理。她们一方面错误地认为日本是一个经济发展的大国,物质生活水平比较丰富,不会对这些生活用品特别在意;另一方面,她们感觉到日本的商店里面没有什么带着袖章四处巡逻的保安人员,街头上也很少能看见警察,就以为不会出现“伸手必被捉”的结局。谁料,这种侥幸心理导致预期以外结果的发生。
文章指出,凡此种种错误心理,都会影响到思维乃至行为的发生,既是不可取的,也是必须纠正的。这种行为,对自己不利,让自己在异国他乡从此有了违法犯罪的记录,甚至可能导致自己“出国梦”的破灭;对他人也同样不利,至少是在给华人社会抹黑,让华人的群体和社区的生存都更加艰难起来。(胡玮)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