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2009年2月28日,来自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的近1700名学子蜂拥苏州大学东校区,参加该校首次自主选拔录取招生考试。 中新社发 王建中 摄
3月7日,同济大学2009年本科自主招生“综合素质面试”举行,来自上海、江苏、浙江三省市、已通过该校自主招生文化水平测试的近千名考生齐集该校,与300余名教授面对面。此前,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已经完成了今年的自主招生面试。在上海,“自主招生”已成为著名高校遴选人才的共同选择。
自2006年4月复旦大学开始“中国高考制度破冰之旅”的自主招生改革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至今“破冰”已有4年,自主招生改革将何去何从?
自主招生将逐步推广
“我们希望下一步在上海的招生全部实行自主招生,”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如此展望。
上海是全国综合教育改革试验区,复旦大学一直以来都站在中国高招改革探索的前沿。几年前,一批上海高三学生走进复旦大学光华楼,通过这所著名大学自主招生的“面试”而被录取。高考分数,由此第一次与高校录取脱节。当时,这一举措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首肯、质疑、否定……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但到了2008年,经教育部批准,全国68所高等院校都开始进行此类自主招生改革。
秦绍德是复旦大学自主招生改革的坚定推动者。他透露,原来一开始就设计在上海全部实行自主招生,但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没有同意,觉得震动太大,只同意招收300人。“这是试验的限制范围,我们理解,因为改革的前提是稳定。经过几年试验,证明改革是稳妥的,也是成功的”。
引人注目的是,2009年,复旦大学首度在浙江省开展了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验。根据《复旦大学2009年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验方案》,2009年自主招生人数共600名,其中上海市500名、浙江省100名。无独有偶,上海交通大学今年自主招生的范围,也首次扩展到浙江和江苏两省。
同济大学的“步伐”则更大。根据同济大学今年的本科自主招生方案,该校自主招生的比例将占2009年第一批普通本科招生计划数的15%左右。自主选拔范围涉及11个省市,除上海、江苏、浙江外,还有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湖南、重庆、四川和辽宁等8省市。被确定为自主招生对象的考生,在第一批本科批次以第一志愿(平行志愿省市以A位置)报考同济大学前提下,上海地区考生投档成绩达到上海市第一批本科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非上海地区考生投档成绩达到同济大学在当地录取分数线下规定分数,即可投档该校。
秦绍德表示,复旦大学自主招生改革是逐步试点,“我们希望今后在全国甚至世界各地都是自主招生。这是国外一流大学的通行办法。同时,我们希望国内更多高校加入这个行列。我们认为,加入这个行列的学校越多,高考的压力就会越小”!
“剔除部分只擅长考试的学生”
自主招生改革,其出发点在于打破“一考定终身”的弊病。同济大学一位负责人就表示:同济大学希望通过自主招生这种形式,重在考察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以选拔出具有培养潜质、多样化的优秀人才,这是对现行高考制度的一种重要补充,在一定程度上也减轻了“一考定终身”对人才选拔带来的不利影响。
本刊记者在同济大学自主招生现场看到,来自同济大学各学院的300余名教授主考此次面试。这些教授组成几十个面试小组,每组7人,学科背景为文、理、工、外语等各科,全面考核学生综合素质。
此前,上海交大自主招生面试时,学校不提供统一试题,由专家现场出题。每位考生必须接受5位专家的提问。招生办相关人员介绍,除了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考察,今年自主招生面试也关注学生的道德意识、社会责任感。
今年的复旦大学自主招生,包括中科院院士在内的252位教授应邀担任面试专家。当天,有专家问起学生对“范跑跑”的看法,也有专家问起学生对金融危机的看法。这些问题都没有标准答案,专家们注重的是学生回答问题时反映出的能力。
那么,自主招生改革究竟给高校和考生带来了哪些变化?
复旦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郑方贤表示,与过去的高招制度相比,自主招生改革至少带来了三个可喜变化。一是调动了高校对人才选拔的积极性。以往高校在生源选拔时,只是被动“招生”而非“选拔”。改革后,高校为了选拔适合自己院校的学生,都积极思考需要什么样的创新型人才。二是自主招生重构了高校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以往,学生只是拼分数,改革后,学生在申请入学的过程中先要了解自己是否适合所报考的学校,参与感和主动性明显增强。三是在自主招生面试过程中,通过交流,使学生真切感受到校园特有的文化。
复旦大学对通过自主招生进来的学生进行了追踪调查。秦绍德表示,大部分学生即使不参加自主招生,也能考进来,“但是有些有潜质的学生,不是考试能选拔出来的。同时,我们剔除了一些只擅长考试的学生。”
几年前,复旦大学“破冰”之初衷,就是希望通过调整高考“指挥棒”,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秦绍德说,希望通过不断的改革,把应试教育的氛围冲掉,让学生有更多机会选择大学,大学有更多机会选择学生。不过他同时坦陈,从应试教育的死胡同里走出来,这个过程比较艰难,要一步一步走。
自主招生能否经受住公平的考验
虽然高考备受诟病,“一考定终身”确实残酷,但高考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一种公平。因此,社会对自主招生最大的忧虑就在于:面试,人为因素较大,公平如何体现?
事实上,公平也成为考验自主招生改革、决定其能否推广的重中之重。
对此,秦绍德表示,复旦为自主招生改革设计了科学严密的程序,以确保这项改革严格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要求施行。这些措施包括,无论是面试考生还是被最终录取的考生名单,都将在网上公布;学校纪委参与招生各环节工作;整个录取环节接受上级教育部门和媒体的监督等。
为确保自主招生“公开、公平、公正”,同济大学对面试精心组织、周密部署,采取一系列保障措施:考生、专家该进哪个考场,每个专家组成员名单,在当天报到时抽签产生;考虑到各考场在评分方面可能出现的一些偏差,该校还采用调整系数来进行均衡;学校纪委全程跟踪,每个考场有秘书做书面记录备案;专家中如有直系亲属参加高考,实行回避制度。
如今,自主招生已由几年前的2所高校扩展为68所。郑方贤说:“自主招生的学校多了,我们不仅要制订好各项规则,更要严格遵守规则。只有这样,我国自主招生改革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彼衔,在这项改革中,最为关键的是高校必须树立一种观念,那就是学校声誉是至高无上的。
对于自主招生改革下一步如何发展,他认为,有几个关键问题是主管部门及高校必须认真思考的,即当以往“清晰的分数选拔”变成“相对模糊的面试选拔”后,众多高校在选拔人才的过程中如何保证制度的公平与公正;如何在高招制度改革的同时着力推进“减负”;如何让高校人才选拔制度改革与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相配套。他认为,自主招生改革目前还是在起步阶段,未来任重而道远。(本刊记者 肖春飞 刘丹)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骞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缃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浇淇℃伅锛屼笉浠h〃涓柊绀惧拰涓柊缃戣鐐广?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讹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