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6月7日,一身白衣白裤的曹湘凡出现在湖南省汉寿县二中第38考场。这是他38年人生中的第12次高考。(《中国青年报》6月7日)
曹湘凡之所以执着地参加高考,是因为农民身份的他觉得,只有高考能够让他改变自己的命运,使自己走出农村,不再卑微。为此,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不仅耗费了大好的青春年华,而且变成了村民眼里“农民不像农民,知识分子不像知识分子”的怪物,甚至一度精神失常。
考了这么多次,付出了这么多的代价,为什么还舍不得放弃?因为在曹湘凡看来,“中国人太多了,高考还是最公平最合理的人才选拔方式。不管是来自富裕家庭还是贫困家庭,都有机会改变命运!闭庑┗翱梢钥吹降氖且桓龀錾砼┐宓摹安莞嗄辍,对于通过公平途径改变自己命运的强烈渴求。
对于那些出身“草根家庭”的子弟来说,可以让他们通过公平途径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何其少!假若我们的社会,有着更为畅通完善的流动机制,可以让出身底层的人们获得更多像高考一般“最公平最合理”的向上流动的机会,那么,高考就绝不会成为“独木桥”,应试教育的魔力也不会有这么强大。
高考真正迷人的地方,不仅仅因为它是读大学的必经门槛,更因为它在当前的中国社会里,“还是最公平最合理的人才选拔方式”。高考的“热”,其实是对当前社会流动机制中公平和合理不足的一种冷讽。我们的社会,太需要其他能够公平改变个人命运的机会了。
高考已经不堪重负。它在给无数“草根青年”改变命运机会的同时,也越来越显得“积劳成疾”,具有了很多的弊端,譬如,有人认为它是应试教育的象征,毁了整个中国教育。
一个有13亿人口的社会,不能够只有高考这样一种“最公平最合理”的流动机制,在高考的“独木桥”之外,还应该有条条通往罗马的大路。
【来源:中国青年报;作者:邓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