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上半叶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最深刻的根本内涵,就是在当代中国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自己民族优秀文明传统的同时,积极借鉴和吸收当代世界各种文明的有益成果,在自主创新中实现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这五大文明在内的中华文明的复兴。这个新文明的载体,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新文明的实质,就是以高度的自觉推进13亿至15亿中国人的国民素质的自我改造,推进中国社会生活的自我改造,推进人与自然关系的改造。
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先生说过一段很有见地的话:“中国的和平崛起不会给任何国家造成威胁,而是要用其富有活力的、高尚的民族文化,去点燃人类文明之光”,这可以说是十分清醒地理解了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最深刻的根本内涵。
而中华文明的复兴是要用文明的理念、文明的方式、文明的手段、文明的形象去实现。
所谓文明的理念,就是毛泽东主席在20世纪50年代说过的:“中国会变成大强国而又使人可亲”;就是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中所强调的:“社会主义中国应该用实践向世界表明,中国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永不称霸。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这就是说,中国的和平发展,是以当代中国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当代中国快速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乃是基于这种文明的理念。
所谓文明的方式,就是当代中国要以符合于现代文明的方式来解决中国现代化所面临的众多难题和应对种种挑战。我们多次说过,在中国和平发展进程中,始终面临三大挑战,这就是:资源特别是能源短缺的挑战,环境特别是生态环境恶化的挑战,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一系列两难问题的挑战。解决这些问题,要求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和社会建设,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归根到底,要求我们全民族文明素质的大大提升,这样才能够真正以文明的方式去正确应对挑战,构建好中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所谓文明的手段,就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世界环境中,中国坚持走改革开放的道路,通过生产要素的市场化流动这一文明的手段,去获得中国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资金、技术、资源、能源和人才,而绝不学那种通过发动大战去掠夺别国资源的野蛮行径;就是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而绝不走那种大量消耗人类不可再生资源的旧式工业化道路。
所谓文明的形象,就是在实现中国和平发展的进程中,坚持不懈地教育我们的干部、群众包括青年学生,要坚决防止随着国力提升而出现的心态膨胀,要不断强化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诚信意识,帮助他们树立起同中国和平发展相适应相匹配的新安全观、新荣辱观和新文明观,在全世界树立起“和平中国”的形象和“文明中国”的形象。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文:郑必坚 )